第五章 地理教学设计
问题聚焦(一)
5-1 5-2
1.简述地理教学设计的涵义、特征及理念基础。
2.掌握地理教学目标设计的理念与技术。
3.能够进行地理教学方法与教学媒体的优化选择与设计。
4.掌握地理新课程常用的教学过程模式,运用模式理论进行相应教学环节的设计。
5.运用现代教学设计理论,进行完整的中学地理教学设计。
问题聚焦(二)
5-3
1. 尝试按照讲授法的要求,分析说明如何采用讲授法进行“地球运动的一般特点”教学。
2. 尝试按照演示法的要求,分析说明如何在“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”小节采用演示法进行教学。
3. 阅读气压带和风带“纲要信号”图示法,讨论该教学图片是如何运用“纲要信号”图示法的?
4.运用探究-发现式教学方法来设计教学。
5.分析讨论案例教学步骤的安排以及案例如何选择。
6.交流探讨如何结合必修2各学习主题的“问题研究”板块开展决策教学。
问题聚焦(三)
5-4
1.结合案例谈谈你对翻转课堂在中学地理教学中实施步骤的理解,并尝试提出进一步优化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建议。
5-5
1.能够说出地理教学过程设计的涵义、构成要素、编制流程、设计要点与设计策略。
2.能够阐释地理教学模式的定义、特征、构成要素和基本类型。
3.能根据具体地理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地理教学模式。
4.分析比较下面两则“同课异构”课教学设计的优劣性,讨论教学过程设计应如何体现教学过程设计策略?
同课异构1 |
按照教材的结构,将学生分成三大组讨论“东北地区农业发展的地理条件”,第一组从气候条件讨论,第二组从地形、土壤条件讨论,第三组从社会、经济条件讨论。 师:请同学们根据自己的分配任务进行讨论,1分钟后回答本组的讨论结果。 |
同课异构2 |
没有规定学生必须从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展开讨论。在讨论前播放背景音乐《大东北》,并且视频不断滚动播放东北地区的位置、地形图和发达的机械制造业画面。然后教师提出问题: 1.东北大米素有“香米”、“珍珠米”的美誉,因质量优而广受市场欢迎,这得益于哪些原因? 2.东北地区为什么具有“农-林-牧”综合发展的区位优势? 3.与我国其它农业区相比,冬季寒冷是东北地区的气候特点,你认为它对东北地区的农业生产会产生哪些影响? |
5.比较分析初中 “降水和干湿地区”和高中人教版必修1“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地域差异性”的教学过程设计,讨论如下问题:
1)两种教学模式各由哪些环节构成?
2)两种教学模式各主要包括哪些教学方法?
3)两种教学模式各有哪些优缺点?
4)如何做到合理选择两种教学模式?
思考与练习
1. 试运用教学目标设计理念和行为目标陈述技术,对“农业的区位选择”进行教学目标的科学设计。
2. 交流探讨如何结合必修2各学习主题的“问题研究”板块开展决策教学。
章次 |
问题研究 |
第一章 |
如何看待农民工现象 |
第二章 |
从市中心到郊区,你选择住在哪里 |
第三章 |
家乡的农业园区会是什么样 |
第四章 |
煤城焦作出路何在 |
第五章 |
北京的自行车是多了还是少了 |
第六章 |
绿色食品知多少 |
3.任选一节高中地理课,进行完整的教学设计。
(所设计内容将是“说课”活动的内容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