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七章 地理学习动力激发技能
【本章概要】
地理学习动力激发技能是地理教师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地理学习动力,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地理学习活动,以实现课堂教学目标的教学本领和技巧的总称。地理学习动力的源泉是学生的地理学习需要,可分为认知内驱力、自我提高内驱力和附属内驱力三种基本类型。地理学习动力激发的基本原则是:认知性动力与情意性动力协调统一,认知性动力是核心。地理课堂学习动力策略是一个由内核问题聚焦策略、里圈认知性动力策略和外圈情意性动力策略构成的“一核两圈”结构。内核问题聚焦策略既关注认知因素,也关注情意、态度与自我调节能力等,旨在创建面向完整任务的问题情境,让学生介入到发现和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情境中展开学习;里圈认知性动力策略由激活旧知、示证新知、应用新知、融会贯通四个动力策略构成,旨在优化学生认知学习的“准备→接受→保持→应用”过程,以激发与增强学生地理学习的认知性动力;外圈情意性动力策略由动机激发、目标导航、人际互动、激励评价四个动力策略构成,旨在创建有利于学生精神自由和交往民主的课堂教学软环境,以激发与维持学生地理学习的情意性动力。依据各动力策略对地理课堂教学效能的贡献率,动力策略可划分为基本策略、附加策略和片断增量策略三大类型,每个动力策略又各有“初—中—高”三级效能标准。
【学习目标】
1.解释地理学习动力的基本含义,说明地理学习动力与地理课堂教学的关系。
2.结合地理教学案例,说明地理学习动力的基本类型及其教学意义。
3.结合地理教学案例,说明地理学习动力激发的基本原则在课堂教学中的实际意义。
4.结合地理教学案例,解释地理学习动力策略体系的构成及特点。
5.设计自己如何习得必备的地理学习动力激发技能的基本线路。